通知公告

當前位置: 首頁 -> 通知公告 -> 正文

歡迎報考太阳集团1088vip海洋科學專業!

作者:來源: 閱讀次數:日期:2020-07-23

一、專業介紹

我校海洋科學專業本科教育始于2000年,2010年獲批廣東省特色專業建設點,2011年獲批海洋科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獲批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2013年獲批海洋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15年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項目,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排名第九位,2018年入選廣東省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2019年入選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目前,海洋科學專業形成了具有本-碩-博完整學位授予體系,物理海洋、海洋化學、海洋地質等二級學科方向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

海科樓

海洋科學專業立足粵西、深耕南海,以培養國家和地方在海洋環境保障和資源開發等領域所需的專業人才為使命,構建交叉融合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和重創新強實踐的專業課程體系,打造符合新時代海洋強國建設需求的高水平應用創新型人才。通過專業學習,學生将具備紮實的數學、物理、化學、英語、計算機等基礎知識,系統的海洋科學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熟練掌握海洋調查、觀測和數據分析等專業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成為能在涉海高校、研究所、自然資源部及下屬海洋單位、國防部門、氣象部門和海洋高新技術企業等從事科研、教學、管理及技術業務工作的高素質海洋專業人才。

湛江灣、南海西北陸架海觀測及參加基金委公開航次

二、辦學條件

海洋科學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具備一支以雙聘院士和珠江學者領銜,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具有良好國際化背景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講師21人,助教6人,86.8 %擁有博士學位,49 %具有國外訪學經曆。目前有雙聘院士2人,海内外拔尖人才講座教授5人,廣東省高等學校青年珠江學者1人,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2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省級培養對象1人,廣東省揚帆計劃人才6人,廣東省(廳)創新團隊3個。

海洋科學專業教師隊伍

海洋科學專業目前擁有廣東省海洋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東省高等學校陸架及深遠海氣候、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海洋科學專業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中國氣象局-南海海洋氣象聯合實驗室以及自然資源部南海分局珠海環境監測站、海軍南海艦隊海洋水文氣象中心等13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等科研教學平台。

海洋科學專業高度重視實踐育人工作。構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挑戰杯”學術作品大賽、創業大賽、暑期社會實踐和專業實踐等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台;與70多家國内外科研院所及10家企業單位建立了聯合培養和實習基地。此外,專業依托優越的學科和平台條件,設立“本科生出海觀測”、“本科生進實驗室”等第二課堂專項培養計劃,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海洋科學專業實驗設備及本科生和研究生海上觀測

海洋科學專業還積極開展“藍絲帶志願者社會實踐”、“新生杯辯論賽”、“助學貸款政策下鄉行”、“青馬工程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等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語言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海洋科學專業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三、科研成果及合作交流

海洋科學專業科研成果豐碩,累計承擔國家級項目60多項,科研總經費達1.92億元;在南海多尺度動力過程、上層海洋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與機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J. Phys. Oceanogr.》、《Mar.Pollut.Bull.》、《中國科學》等國内外權威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100多篇,其中nature子刊2篇;獲省級科技成果獎3項,專利11項,出版專著6部;主持教研項目16項,發表教研論文32篇;獲得省部級科研、教學成果獎4項,校級7項。

海洋科學專業科研成果

海洋科學專業學術交流活動活躍,以學術熏陶提升學生創新能力。近年來,先後承辦“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esoscale processes and ocean mix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南海海洋環境變化與過程”、“南海多尺度動力過程”、“Estuary Dynamics”等多個國際和國内學術會議,邀請多位國内外知名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訪問;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開展物理海洋雙碩士學位培養項目(Double Master Degrees Program);與UMD、LSU、WHOI、NOAA、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自然資源部各科研院所、廈門大學、複旦大學、中山大學等單位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保持合作,建立長期的學術交流與協同育人模式;與多家涉海企業簽訂了聯和培養人才計劃。

海洋科學專業學術交流活動

四、人才培養與就業前景

海洋科學專業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以“海洋使命、國際視野、家國情懷”為人才培養目标,培養“厚基礎、寬視野、精專業、強實踐”的交叉融合型特色人才,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學生積極參加學科知識競賽,先後獲批國際、國家級獎項45項;獲批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8項,發明專利7項。本專業的就業率多年保持在99 % 以上,多次被評為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就業單位有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珠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湛江海警局、中海輝固地學服務有限公司等等。本專業的升學率一直名列學校前茅,保持在20%左右,并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連續多年被評為考研先進單位。錄取單位有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自然資源部各科研院所、香港科技大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和西澳大學等國内外知名院校。

海洋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成果

五、社會服務

近三年,本專業培養物理海洋學和海洋化學博士、碩士研究生59人,培養海洋科學本科生623人。所培養的海洋科學專業人才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我們以海洋環境保護與災害預警為目标,構建近海三維立體監測體系,發展台風災害響應理論,為南海及周邊大洋海洋環境變化預測、海洋災害預警以及海上活動開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和環境保障基礎。

當前,學校正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提出的“建設海洋強國”及“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構想。海洋科學專業将緊抓機遇,以人才培養為中心,聚焦國家戰略、聚焦科學前沿、聚焦社會需求,竭盡全力為國家和地方培養“厚基礎、寬視野、精專業、強實踐”的交叉融合型特色人才,為國家海洋開發和海洋環境保護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撐和技術服務。

赤潮無人機觀測和三維立體監測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