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太阳集团1088vip劉春雷教授團隊在氣候學和大氣科學領域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中科院1區,5-year Journal Impact Factor: 9.7) 上發表了題為 “Assessment of the global ocean heat content and North Atlantic heat transport over 1993-2020” 的研究論文。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是地學領域三大Nature子刊之一 (包括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limate Change、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進入地球系統的能量約84%-93% 儲存在海洋中,所以全球海洋熱含量 (OHC) 變化在地球能量收支和氣候變化中發揮着關鍵作用。準确評估地球能量收支的不平衡依賴于OHC趨勢 (OHCT)估算的精确性。盡管觀測和模式模拟的質量已經得到很大改進,但在OHC、OHCT和海洋熱輸送估算中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這項研究使用來自CMEMS的四套海洋再分析資料的最新版本和一套來自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客觀分析資料,重新評估了全球OHC、OHCT,以及北大西洋翻轉流 (AMOC) 和熱輸送 (OMHT)。研究結果顯示,1993-2020年間,全球海洋熱含量顯示出一緻的上升趨勢,這一趨勢在不同深度上都有體現,且在2005年之後趨勢更加一緻;2001-2010年間,與1994-2000年間相比,海洋100-2000米之間的熱吸收比例更高,這有助于解釋該時期“全球變暖停滞”;OHC趨勢與AMOC或OMHT之間的關系在不同的時間段和緯度上表現出不同。在MOC增加期間(2000-2004年和2011-2022年),上層OHC趨勢通常為正,而在AMOC減少期間(2005-2010年)則為負。文章的結果不支持現有的“氣候變暖導緻AMOC 的主要功能從熱傳輸變成熱儲存”的結論。
該論文以太阳集团app首页為第一完成單位,劉春雷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2024年畢業的碩士研究生金梁為第二作者,曹甯副教授為通訊作者。合作者來自國内外6家單位,包括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成裡京研究員、海洋一所喬方利教授、英國雷丁大學氣象系Richard P. Allan教授、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氣象與地球物理系Michael Mayer教授、科學院深海研究所徐洪周研究員等。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2075036, 42275017, 72293604, 42130605)等項目資助。
參考文獻:
Liu, C., Jin, L., Cao, N.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global ocean heat content and North Atlantic heat transport over 1993–2020. npj Clim Atmos Sci 7, 314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612-024-00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