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太阳集团1088vip謝玲玲院長與李楠教授聯合培養的國際留學生Rajapakshalage Thashikala Nethmini在生物科學領域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ommunication Biology(中科院1區,Q1,5 year IF=5.6)上發表題為“Thermal sensitivity and Niche plasticity of Generalist and Specialist leaf endophytic bacteria in Mangrove”的研究論文。Communication Biology是生物科學領域主要的Nature子期刊之一,JIF排名12/92,JCI排名6/111。
紅樹林作為一種獨特的濕地生态系統,廣泛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沿海地區潮間帶。紅樹林生态系統是抵禦氣候變化影響和生物多樣性産生者的關鍵生态系統,已成為全球生态學領域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研究對象。本研究在我國沿海地區紅樹林濕地(北緯18.44°至28.35°和東經108.24°至121.18°),10個采樣點收集了250個秋茄(Kandelia obovata)單葉樣本,研究葉内泛化種和特化種細菌群落的多樣性、生态動态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研究采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測序和統計學分析,揭示了特化種細菌在葉内微生物群落中占主導地位。研究發現,溫度變化是影響秋茄葉内微生物多樣性和群落構建的關鍵驅動因素,而不影響其生态功能的主要因素。土壤養分(總有機碳和磷酸鹽)顯著影響秋茄葉内微生物的生态功能特征。随機過程在秋茄葉内特化種的群落構建中占主導地位,而确定性過程在葉内泛化種的群落構建發揮着更重要的作用。在生态功能上,秋茄葉内細菌群落表現出了可恢複性,其中磷酸鹽和總有機碳等土壤營養因子在功能塑造中起着關鍵作用。秋茄葉内特化種表現出更窄的生态位寬度和對氣候變化的更高的敏感性,而葉内泛化種則表現出更廣泛的生态位可塑性。該研究為全球氣候變化對紅樹林葉内生微生物生态位分化和環境适應機制的影響提供了深刻見解,強調了紅樹林葉内微生物多樣性與生态位特化在維持生态系統恢複力與功能的重要性,對紅樹林栖息地的保護和恢複具有重要意義。
該論文以太阳集团app首页為第一完成單位,太阳集团app首页2023級碩士研究生Rajapakshalage Thashikala Nethmini為第一作者,李楠教授為通訊作者,南甯師範大學助理研究員趙華顯、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潘良浩、研究實習員史小芳、京畿大學董科副教授、太阳集团app首页謝玲玲教授、侯慶華副教授、陳清香老師、李小蕾老師、姜宮淩俠老師、覃欣怡、黃炯清、何慶等人作為共同作者完成了相關研究工作。該研究由粵西海洋動力生态災害機理與預警報技術研究創新團隊項目、北部灣海洋藥用生物材料高效開采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聯合項目資助。

參考文獻:(1). Nethmini, R.T., Zhao, H., Pan, L. et al. Thermal sensitivity and niche plasticity of generalist and specialist leaf-endophytic bacteria in Mangrove Kandelia obovata. Commun Biol 8, 5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2003-024-074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