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動态 -> 正文

【學術報告報道】太阳集团1088vip“海學論壇”(202207期)

作者:馮玮鈴來源:太阳集团1088vip 閱讀次數:日期:2022-06-07

2022年518日和2022年5月22日,太阳集团1088vip舉行了2022年第期海學論壇本次論壇邀請到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李曉峰研究員與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監測預警預報中心的舒婷副研究員作報告。報告分别由我院的謝玲玲教授和張宇副教授主持,本次海學論壇線上進行,校内校外各單位參會人數共計達560餘人。

518日下午,李曉峰研究員作了題為“人工智能海洋學研究新進展”的學術報告。李曉峰研究員的報告主要圍繞人工智能海洋學研究新進展旨在闡明人工智能技術在海洋學現象與過程的信息提取,海洋、大氣現象的預報與建模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首先,李曉峰研究員以海洋環境衛星為切入點,清晰明了地回顧AI和大數據的發展曆程,體現人工智能對地學和海洋領域研究的重要作用。緊接着,分别從信息挖掘、數據融合、算法開發、海洋現象預報四個方向提出信息提取方面包括中尺度渦、海洋内波、海冰、船隻、溢油、台風造成水淹等;在輕量化預報方面包括小尺度内波、中尺度海平面變化以及大尺度赤道不穩定波等例子講述深度學習在海洋學的應用。最後,李曉峰研究員對如今人工智能在應用領域的一些引起關注的問題研究進行了讨論,并且進行了總結和提出對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展望。

518日上午,舒婷副研究員作了題為“人工智能在天氣預報領域的應用探索”的學術報告。舒婷研究員的報告主要圍繞人工智能在天氣預報領域的應用探索展開,旨在闡述人工智能在天氣預報領域中的現狀和發展前景。首先,簡單明了地對人工智能進行了介紹,并分析了人工智能中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三者間的關系、區别以及深度學習與傳統的機器學習間的關系與區别。接着,從深度學習的關鍵論文和深度學習模型發展的三個關鍵因素作為引入,以及深度學習典型網絡結構發展,揭示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學習浪潮。最後,從實況檢測、數值模式、短臨預報三方面中分别舉例闡述AI在天氣預報中的具體應用,展現人工智能的應用前景。

報告結束後,兩位報告老師就報告内容積極地與參會師生進行了交流探讨,會師生對報告老師所作内容十分感興趣,提出了許多的問題,與會師生都表示獲益良多,學術氛圍十分濃厚。

講者簡介:

李曉峰,男,IEEE Fellow,亞太人工智能學會(AAIA)Fellow。1985年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光學工程系,随後在海洋一所和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分别獲物理海洋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任中國科學院海洋所研究員,主要從事衛星海洋學、人工智能、大數據方向研究。在國際學術刊物發表SCI論文200餘篇。編輯出版5本專著,18個書章節,客座主編12個SCI專刊。在包括耶魯大學、清華大學、俄羅斯科學院在内的50多所中外高校、科研機構講學百次。李曉峰現任IEEE TG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海洋與湖沼》副主編,也是中科院同Science創辦新刊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的執行主編,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Big Earth Data等刊物編委。


舒婷,女,2019年獲得澳門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2019年至2020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以博士後研究員身份開展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工作。2020年作為研究員加入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監測預警預報中心 (深圳氣象創新研究院),主要從事人工智能天氣預報研究工作。近年來,已在高水平國際期刊和會議上發表17篇論文,其中11篇SCI論文,12篇為第一作者論文,7篇論文目前單篇被引用次數超過10次。現在正在主持一項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融合可解釋人工智能與特征分析的雲微物理參數化研究》。主要從事機器學習、模式識别、雲微物理參數化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數值模式優化、智能短臨預報等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