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由太阳集团1088vip主辦的海學論壇第4期如期舉行,本期論壇邀請到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莊燕培副研究員以及我院的徐華老師給大家作了精彩的報告。論壇由陳法錦副院長主持,學院及學校部分師生共70餘人參加了會議和讨論。
莊燕培副研究員就“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影響下的近海富營養化與大洋貧營養化”做了系統的介紹和分析,從全球的視野講述了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海洋的營養狀況,重點闡述了北冰洋的營養狀況。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近海區域呈現出富營養化的趨勢;相反,由于全球變暖導緻海水層化加強,大洋呈現出貧營養化的趨勢;北冰洋的營養狀況主要受海水層化加劇和河流沖淡水增加的影響,還受到大氣環流和海洋環流的影響。莊老師精彩的報告引起了師生們極大的興趣,大家通過提問答疑等方式進行了交流與互動。
徐華老師則以“春季型和夏季型El Niño的季節鎖相特征及動力機制”為研究内容,針對目前國内外對ENSO多樣性的研究多采用空間分類的方法,即從SSTA的空間分布形态的角度出發進行研究。不同于主流的觀點,該研究根據爆發時間,将El Niño事件分為春季型(SP)和夏季型(SU)El Niño兩種類型,采用合成分析等統計方法,揭示了兩類El Niño事件發展演變的季節鎖相特征,并讨論了充電振子理論在兩類事件中的作用差異。報告中指出了時間分類下的SP和SU兩類事件與空間分類的可能聯系,并創新性地提出了東太平洋越赤道南風對El Niño事件SSTA空間分布形态的重要作用。該研究進一步完善了對ENSO多樣性問題的認識,對提高和改進ENSO預報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整場論壇持續了近兩個小時,兩位老師的報告讓大家受益匪淺,學術氛圍愈加濃厚。
講者簡介:
莊燕培,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法國巴黎第六大學、德國海岸帶研究所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生物地球化學。曾先後六次參加中國北極科考。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海洋二所英才計劃1項。作為骨幹參與973項目、極地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多項課題研究。在JGR、Deep Sea Research part 1、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等國内外海洋主流期刊發表一作(通訊)論文9篇,編寫專著3部,獲海洋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本人位次第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