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海洋科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作者:太阳集团1088vip來源:太阳集团1088vip 閱讀次數:日期:2024-09-05

海洋科學(0707

一、學科簡介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開發利用與保護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作為地球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與大氣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也是海洋科學關注的重要方面。

我校海洋科學學科在廣東省屬于緊缺和特色學科,是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和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1997年海洋科學本科招生,2011年獲批海洋科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授權,2013年獲批海洋科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授權。2015年獲批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學科。2018年海洋科學入選廣東省沖一流重點建設學科。2021年再次入選廣東省沖一流重點建設學科,2022年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2023年獲批海洋科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院士工作站。

經過20多年發展,海洋科學學科已形成了一支以特聘院士等高層次人才領銜,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具有良好國際化學術背景的師資隊伍。

海洋學科立足南海,圍繞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需求,已形成海洋多尺度動力過程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與物理過程耦合、海洋災害過程立體監測與模拟預警技術、海洋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等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推動了廣東省海洋科技創新與海洋災害預警服務,為國家南海海洋綜合示範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

二、主要研究方向

1.物理海洋學:海洋多尺度動力過程、海洋對大氣與氣候過程的響應、海洋遙感與數據科學

2.海洋氣象學:海--氣相互作用、海氣大氣能量交換與水循環、海洋氣象災害與數值預報技術

3.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海洋資源利用化學、海洋環境污染與生态修複

4.邊緣海地質學:沉積有機質與油氣資源、海岸過程與機制、邊緣海沉積演變與古海洋

三、培養目标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政治立場堅定、學術道德純潔、創新創業能力強,能适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才兼備高層次人才。

1. 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恪守學術道德規範,遵守論文寫作、學術引文、學術成果、學術評價等方面的規範,誠實守信,學風嚴謹,具有良好的學術素養和獻身科學事業的敬業精神。

2. 具有科學正确的海洋環境觀,掌握廣博的海洋科學各分支學科和相關學科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史和重要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實踐能力、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積極開展海洋探測應用;具有從各種文獻、國内外相關研究機構和互聯網獲取知識的能力,熟知國内外海洋信息中心,并獲取數據和信息的能力;具備學習、分析和評述前人研究成果的能力,掌握紮實的現場觀測、實驗室測試分析或數值模拟能力。

3.系統掌握海洋科學堅實寬廣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體系,熟悉全球海洋大氣系統和南海區域海洋動力環境、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海氣相互作用機制;具備從前人研究成果或生産實踐中發現有價值的科學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在開展學術研究或應用技術探索方面具有較強的本領;具有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善于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解決海洋科學相關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問題和技術需求。

4.至少能熟練運用一門外語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并具備良好的寫作能力、學術表達和學術交流能力,善于表達學術思想、闡述研究思路和技術手段、展示自己的學術成果。

四、培養方式

1.采取導師負責制和導師組指導相結合的方式。研究生的培養導師是第一責任人,導師組或課題組及其他有關教師進行集體指導。

2.采取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課題研究并重的方式。既使研究生系統掌握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又使研究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五、基本學制及學習年限

基本學制3年,最長學習年限5年(含休學)。全日制碩士采取全脫産在校學習方式。

六、學分要求和課程設置

畢業應修滿32學分,其中:學位課18學分,選修課10學分,必修環節4學分。

學位課程學習一般在第1-2學期内完成,部分課程可安排在第3學期完成。課程成績60分以上(含)為及格,成績及格取得相應學分。跨學科或同等學力的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補修2門本學科本科階段主幹課程,要求成績合格,但隻記錄成績不計學分。課程設置見附表。

七、培養環節

研究生在學期間應完成課程學習及以下培養環節。

1.制定個人培養計劃

新生應在入學後3周内在導師指導下初步制定個人培養計劃(主要是課程學習和實踐計劃),并在随後三個月内逐步完善,确定後的培養計劃經導師簽字确認後報學院備案。

2.科學道德和學術規範教育

新生入學後應接受學術規範、學術道德和學術誠信教育,必須參加學校組織的專題教育報告會,報告會實行簽到考勤,要求全勤。學習《高等學校科學技術學術規範指南》(理工醫科),要求通過學校組織的學術規範知識測試。

3.開題報告

研究生須完成培養計劃規定的課程學習并經考核合格後方可進行學位論文開題。

研究生入學後在導師的指導下确定研究方向,通過查閱文獻、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确定研究課題,進入學位論文工作前進行開題和方案論證,說明選題的目的、意義、國内外目前研究現狀、完成課題的條件和可行性、課題實施方案、研究的創新點、預期成果、進度安排等,在學院内公開報告,要求第3學期完成。具體要求參照《太阳集团app首页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規定》。

4.中期考核

4學期初,開展研究生中期考核,主要是對政治思想、課程學習、科研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查和評議,具體要求參照《太阳集团app首页研究生中期考核辦法》。

5.學術活動(必修2學分)

研究生在學期間應參加一定的學術活動,學術活動内容包括參加學術講座、學術報告、學術研讨會等。碩士生在校學習期間參加學術活動不少于5次,鼓勵碩士生至少在學科或學院範圍内公開做一次學術報告(不包含開題、中期和答辯報告),完成學術活動要撰寫總結報告,經導師(或指導小組)檢查、審核,完成時間為第1-5學期。

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應做好記錄,第五學期結束前撰寫總結報告,經導師(或指導小組)和學院審核,合格者取得2學分。

6.實踐活動(必修2學分)

實踐活動包括教學(科研)實踐、專業實踐,教學(科研)實踐指輔助授課、輔助指導本科論文等,專業實踐指海上觀測、相關單位實習等。研究生在學期間參加實踐活動累計時間一般要求不少于2周,第15學期進行,第5學期末提交教學(科研)實踐報告、專業實踐總結報告,由導師和學院進行審核,合格者取得2學分。

7.學位(畢業)論文撰寫和答辯

學位(畢業)論文研究的實際工作時間(從開題報告到申請論文答辯)一般不少于1.5年。論文撰寫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論文應當結構完整,邏輯嚴密,條理清晰,語言規範,數據準确,亮點突出,引用得當,保證原創性。(具體要求參照《太阳集团app首页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規範》)

學位(畢業)論文實行原創性檢測、專家評閱、公開答辯制度。論文評閱和答辯一般安排在第6學期。具體要求按《太阳集团app首页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相關規定執行。

八、畢業及授予學位

研究生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内修滿培養方案規定學分,完成培養環節,考核合格,方能申請學位(畢業)論文答辯,通過論文答辯者,則準予畢業,發給畢業證書;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原則上應以太阳集团app首页為第一署名單位,以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者)至少發表1(CSCD收錄期刊或以上級别,含太阳集团app首页學報)與學位論文内容相關的學術論文,或以第一完成人(或導師為第一完成人、研究生為第二完成人)授權國内外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或其它省級以上創新性評價證明,方能申請學位;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根據《太阳集团app首页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授予碩士學位。


附表:

課程設置和必修環節

課程類别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公共學位課

7學分)

217031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32

2

1

考試


215027

英語讀寫A

64

3

1

考試


215028

英語聽說

32

1

1

考試


217032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法論

16

1

1

考查

三選一

217002

自然辯證法概論

16

1

1

考查

217003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6

1

1

考查

專業學位課

11學分)

202027

學術道德與論文寫作

16

1

1

考查

必修

202053

海洋科學前沿與動态講座

16

1

2

考查

導師組授課

202029

高等物理海洋學

48

3

1

考試


202030

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一)

48

3

1

考試

202031

海洋-大氣相互作用

48

3

1

考試

211068

海洋生物地球化學

48

3

2

考試

211069

高級化學海洋學

48

3

1

考試

211087

海洋地質過程與地質學原理

48

3

1

考試

211071

地球系統科學概論

48

3

1

考試

202050

現代海洋探測技術應用

48

3

1

考試

211088

海洋生物與生物海洋學

48

3

1

考試

211073

古海洋學

48

3

1

考查

211074

海洋生态學

32

2

1

考試

專業選修課

≥9學分)

202032

海洋大數據與數字海洋導論

32

2

1

考查

交叉學科課程

202003

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二)

32

2

2

考試

物理海洋方向

海洋數值模拟海洋與氣候變化

課程與海洋氣象方向合上

202033

海洋數據分析方法

32

2

1

考查

202054

科技英文論文寫作

16

2

1

考查

202009

海洋數值模拟

32

2

2

考查

202012

海洋與氣候變化

32

2

2

考查

202013

大洋環流

32

2

1

考查

202035

海洋中小尺度動力學

32

2

2

考查

202005

近海區域海洋學

32

2

2

考試

202019

海洋波動動力學

32

2

2

考查

202020

海洋湍流與混合

32

2

2

考查

202036

衛星海洋學

32

2

1

考試

202037

遙感數據處理

32

2

2

考查

202038

高等大氣動力學

32

2

1

考查

海洋氣象方向

高等大氣物理學為全課程)

202039

現代數值天氣預報

32

2

2

考查

202040

高等天氣學

32

2

1

考查

202041

高等大氣物理學

32

2

1

考查

202042

氣候動力學

16

1

2

考查

202043

現代大氣探測及數據處理

16

1

1

考查

202044

中小尺度天氣動力學及數值模拟

16

1

1

考查

202045

海洋氣象災害預報預警

16

1

1

考查

202046

季風動力學

16

1

2

考查

202047

高等海洋氣象學

16

1

2

考查

202048

地球系統數值模式

16

1

2

考查

202049

大洋環流和海氣相互作用及其數值模拟

16

1

2

考查

211007

海洋資源化學

32

2

1

考試

海洋化學方向

海洋高分子化學為雙語課程)

211003

海洋高分子化學

32

2

2

考查

211008

海水分析化學

32

2

1

考查

211010

海洋化學調查方法及資料整理

32

2

1

考查

211014

海洋生物化學

32

2

1

考查

211049

海洋藥物藥理學

32

2

2

考查

211017

現代有機波譜分析

32

2

2

考試

211050

海洋分子生态學

32

2

2

考查

211051

海洋天然産物化學

32

2

1

考查

211044

現代儀器分析

32

2

1

考試

211025

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

32

2

2

考查

211026

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

32

2

2

考查

211052

海洋環境承載力與污染防治

32

2

2

考查

211028

環境毒理學

32

2

2

考查

211030

海洋環境學

32

2

2

考查

211031

海洋活性物質開發利用

32

2

2

考查

211053

海洋資源調查和評估

32

2

2

考查

211033

海洋數據分析處理

32

2

2

考查

211054

海域空間及海島保護與開發

16

1

2

考查

211036

海洋污染與生态修複技術

16

1

2

考查

211055

海洋污染生态化學

32

2

1

考查

211039

專業文獻閱讀與寫作

16

1

1

考查

211040

有機地球化學與生物标志物

32

2

2

考試

邊緣海地質學方向


(同位素海洋地球化學與海洋化學方向合上)

211045

化學定量分析

48

3

2

考查

211022

地球化學

32

2

1

考試

211056

海洋地球物理探測

32

2

1

考試

211057

高等構造地質學

32

2

1

考試

211058

海岸地貌動力學

32

2

2

考查

211089

海洋沉積學前沿

32

2

1

考查

211059

同位素海洋地球化學

32

2

1

考查

211060

海洋地震數據處理與分析

32

2

2

考查

211061

非常規油氣資源地質

32

2

2

考查

211062

海洋地質數據處理

32

2

2

考查

211063

海岸侵蝕與修複技術

32

2

2

考查

211064

海洋資源探測與信息技術

32

2

2

考查

211065

珊瑚礁科學概論

32

2

2

考查

211090

地球表層系統演變

32

2

2

考查

211091

大陸邊緣構造

32

2

2

考查

211092

海洋中的示蹤劑

32

2

2

考查

公共選修課

230001

科技文獻檢索

16

1

1

考查


231001

中文科技論文寫作

16

1

1

考查


201025

英文科技論文寫作

16

1

1

考查

面向自然科學類專業

215026

第二外語(日語)

32

2

1

考查


222044

海洋藝術賞析

16

1

1

考查


218001

體育選修課

16

1

/

考試

方向

任選

必修環節

4學分)

202J24

學術活動


2

1-5

考查

海氣學院

202J25

實踐活動


2

1-5

考查

海氣學院

211J05

學術活動


2

1-5

考查

化環學院

211J06

實踐活動


2

1-5

考查

化環學院

補修課

211066

海洋科學導論

32

0

1

考試


202025

流體力學

32

0

1

考試

每個方向選1

211067

海洋地質學概論

32

0

1

考試

211043

化學海洋學

32

0

1

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