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代碼:070701 學科門類:理學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一、專業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适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海洋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練掌握海洋調查、海洋觀測和數據分析等專業技能,具有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在涉海單位從事教學、科研、管理及技術業務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
二、畢業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具備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會價值觀、既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獨立的自我人格;具有紮根基層、服務地方海洋事業和建設海洋強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掌握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和生物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海洋科學特定領域的專門化系統知識。
3.系統掌握海洋科學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知識,受到較好的海洋科學研究方面的訓練與實踐,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較高的業務水平。了解海洋科學特定領域的重大學術問題、前言學術成果和國家學術研究動向。
4.系統的受到海洋科學專業的訓練與實踐,能熟練的撰寫科學論文,積極參與學術交流;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較強的創新意識與自學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能較順利地閱讀本專業外文書刊,具有聽、說、寫的基礎,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較好的業務水平。
5.具有從事海洋常規調查研究和從事海洋特點領域專門工作的基本能力,具備一定的海洋動力、環境等調查作業專業技能和數據分析處理能力。
6.具備遠大的理想和信念,為理想和信念能堅持正确的價值觀和道路,具備正常人際交往素質,能正确處理和其他人的關系。
7.熟悉海洋産業發展狀況及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基本要求,熟悉海洋專業服務的主要領域,了解海洋相關專業的就業和創業等基本知識。
8.具有一定的人類學、社會學等知識,具備全球環境變化相關專業知識的同時,了解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曆史與文化,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
9.具備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方面的知識,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身體健康,達到大學生體質健康标準。
10.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和精神,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熟悉科研創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學術創新能力和試驗設計能力。
三、培養目标(标準)、畢業要求與課程體系關系表
畢業要求是課程體系構建的依據,課程體系是達成畢業要求的支撐,通過畢業要求的逐級分解,将相關要求落實于每一課程(模塊、環節等)。海洋科學專業培養目标(标準)、畢業要求與課程體系關系如下表:
培養目标(标準)
| 畢業要求
| 指标點
| 課程設置及教學活動
|
本專業培養适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海洋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練掌握海洋調查、海洋觀測和數據分析等專業技能,具有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在涉海單位從事教學、科研、管理及技術業務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
| 畢業要求1:
基本素質要求
| 1-1 品德與綜合素質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教育、軍事理論
|
1-2 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
| 青年學生健康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育
|
1-3 通識素質與創新能量
| 文學藝術、社會科學、科技文明與海洋科學發展、農業發展與生态文明等通識教育
|
1-4 國際視野與英語要求
| 大學外語讀寫、大學外語聽說、專業英語、跨文化交際或應用技能類外語拓展課程
|
1-5 電子與信息技術
| Matlab程序設計、海洋Fortran程序設計、C語言和信息技術及應用類課程
|
畢業要求2:
專業學習要求
| 2-1 基礎類課程
|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物理化學、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2-2 物理海洋學
| 物理海洋學、流體力學、計算流體力學、海洋要素計算、海洋數據處理與可視化、海洋環流、海洋内波與混合、海洋數值模式及應用
|
2-3 海洋化學
| 海水分析化學、海洋氣象學、海洋無機化學、海洋有機化學、海洋物理化學、同位素海洋學、儀器分析(海化)、海洋微生物學、化學海洋學、海洋生物地球化學、海洋化學調查方法。
|
2-4 海洋地質
| 普通地質學、結晶學與礦物學、岩石學、古生物地史學、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概論、海洋地質學、海洋測量學、海洋沉積學、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
2-5 拓展類課程
| 地理信息系統、海洋生态學、衛星海洋學、海洋測繪學、文獻檢索與科技論文寫作、軍事海洋學
|
四、主幹學科::海洋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地質學
五、專業核心課程:
物理海洋方向:海洋大氣與全球變化、海洋學、物理海洋學、流體力學、計算流體力學、海洋要素計算、海洋數據處理與可視化、海洋環流、海洋内波與混合、衛星海洋學、海洋數值模式及應用。
海洋化學方向:海洋大氣與全球變化、海洋學、海水分析化學、海洋氣象學、海洋無機化學、海洋有機化學、海洋物理化學、同位素海洋學、儀器分析(海化)、海洋微生物學、化學海洋學、海洋資源化學、海洋生物地球化學、海洋化學調查方法。
海洋地質方向:海洋大氣與全球變化、海洋學、普通地質學、結晶學與礦物學、岩石學、古生物地史學、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概論、海洋地質學、海洋測量學、海洋沉積學、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六、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物理海洋方向:海洋科學類見習、海洋調查實習、海洋數據處理實習、物理海洋實習、海洋數值模式應用實習、海洋要素計算實習、地理信息系統實習、流體力學實習。
海洋化學方向:海洋科學類見習、海洋水文基礎實習、海洋生物基礎實習、化學海洋學課程實習、儀器分析(海化)課程實習、海洋化學基礎實習、海洋化學專業化實習、海洋化學數據處理實習等。
海洋地質方向:海洋科學類見習、普通地質實習、測量實習、海洋調查實習、地學綜合實習、海洋地質數據處理實習等。
七、主要專業實驗:
物理海洋方向:海洋調查實驗、計算流體力學實驗、FORTRAN語言程序設計實驗、海洋數據處理與可視化實驗、海洋要素計算實驗、海洋數值模式及應用實驗等。
海洋化學方向:海水分析化學實驗、海洋有機化學實驗、海洋無機化學實驗、海洋物理化學實驗、儀器分析(海化)實驗、海洋化學專業化實驗等。
海洋地質方向:大學物理實驗、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實驗、礦物鑒定實驗、岩石鑒定實驗、古生物鑒定實驗、地球物理數據處理與應用實驗等。
八、教學計劃安排:
1.教學日曆:(見附表一)2.各學年教學活動時間安排:(見附表二)
3.課程設置和安排:(見附表三、四)4.綜合實踐性教學環節安排:(見附表五)
九、學制:基本學制4年。實行彈性修業年限,學習期限3-8年。
十、畢業及授予學士學位學分要求:
總學分:160。按規定修讀完培養方案各模塊課程,并獲得相應學分,其中,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跨學科基礎課程、專業教育核心課程和學科專業拓展課需按專業的指定要求修讀。達到學士學位要求的全學程平均學分績點2.0及以上。學分與學時分配比例見下表:
類 别
| 學分數
| 學分比(%)
| 學時數
| 實驗實踐學時
(占總學時比)
|
理
論
教
學
| 通識教育核心課
| 必修
| 49
| 30.6
| 894
| 136
|
跨學科基礎課(物理海洋)
| 必修
| 16
| 10.0
| 280
| 48
|
跨學科基礎課(海洋化學)
| 必修
| 18
| 11.3
| 312
| 48
|
跨學科基礎課(海洋地質)
| 必修
| 20
| 12.5
| 360
| 80
|
專業教育核心課(物理海洋)
| 必修
| 38.5
| 24.1
| 632
| 104
|
專業教育核心課(海洋化學)
| 必修
| 42.5
| 26.6
| 744
| 96
|
專業教育核心課(海洋地質)
| 必修
| 41
| 25.6
| 656
| 96
|
學科專業拓展課(物理海洋)
| 選修
| 12.5
| 7.8
| 200
| /
|
學科專業拓展課(海洋化學)
| 選修
| 6.5
| 4.1
| 104
| /
|
學科專業拓展課(海洋地質)
| 選修
| 6
| 3.8
| 96
| /
|
通識教育拓展課
| 選修
| 20
| 12.5
| 320
| /
|
實
踐
教
學
| 通識實踐
| 必修
| 4
| 2.5
| 11周
| 220
|
專業綜合實踐
| 必修
| 20
| 12.5
| 30周
| 600
|
合 計
| 160
| 100
| 2946/
3090/
3050
| 1108(35.8%)/
1100(35.6%)/
1132(37.1)
|
注:實踐教學1周折算20學時。通識教育拓展課及學科專業拓展課因屬選修課程模塊,實驗學時未統計在内。